在冯唐老师的自传里又读到首李白的诗,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注:“老春”美酒名。)似是随手拈来,突然有点感动,这是一个怎样的才华诗人,他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的诗几百年间又感动了多少人?
第一次读诗应该是小学一年级李白的《静夜思》,我才知道原来短短几行的句子叫诗,这样简洁明了却又深刻,虽然当时什么叫做“画面感”,却也因此记住了李白这个名字。
后来学越来越多的诗词,记得各个诗人和他的朝代,期间也会遇到李白,也是短短几行诗,清新飘逸,意境绝妙, 或是他游历大好山河,或怀才不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同时也是大唐剑术第二,他一生所作之诗千余首,年少时便辞亲远游,山河踏遍,看万千风景,尽享盛世。
大唐的繁盛是中国历史所罕见的,国力的强大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随之蓬勃而发。唐诗的那种潇洒奔放,大气而充满生命力独树一帜。至今还有人在探寻这个时代,为他的陨落而叹息,至今梦回长安。
李白也大唐诗坛天空上一颗最璀璨夺目的新星,为了寻梦他一路来到长安,长安于他是筑梦之所,长安鼎盛繁华,这里有知己诗友,有美酒珍馐,有重重楼阁浩浩殿堂,他有万千抱负。
机缘巧合中他被玄宗发现,玄宗欣赏他的才华气度和云游经历供奉翰林,仗剑云游的他开始才伴君侧,为皇帝作诗文。但他仍有一个诗人的傲气,天子呼之不早朝,让高力士为其脱靴。他为杨贵妃作《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都说他受是受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在那里一朝得重用青云直上,前程似锦,也有人仕途失意,心灰意冷。李白离开长安后不再留恋,一路继续游山玩水怀古抒今,做他的仗剑逍遥的诗人。
如果不是在一个字帖背面的描红里发现了另一首诗,“兰陵美酒夜光杯,欲引琵琶马上催,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这一生真的是山河万里看遍,显贵过,也落魄过。他最牵挂的也应是生他养他的故乡吧。
他的诗,他的剑,和他传奇的一生在人们口中继续吟唱,被写在歌词中,编进影视中,设定成游戏人物。
每次读到他的诗都会有所感慨,赞叹他的惊才绝艳,想去探寻他的足迹。以后百年,千年,他又将感动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