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导航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高一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三作文我要投稿  关于我们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圆梦之时记恩情

2019-09-21    共 次阅读

老子曾说:“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确,人生苦短,青春易老。而我只度过了人生中一小部分,连“忽然而已”都算不上,但在我的成长岁月中,依然有很多刻苦铭心的记忆,滔滔岁月,万古痕灭,令我始终念念不忘的是国家的助学政策。

儿时之艰苦。

与越来越多的家境不同的人接触之后,我发现,儿时的艰苦,不是我三言两语可以道完的。我出生在江西省赣州南部一个叫寻乌的小县城里。那时,我们一家还在项山的老家住,家里没有什么产业,只有绿野遍生的田,而我爸妈有没有工作。要养活家里几口人,真的是很难。在我刚出生的那几年,家里的经济来源靠着父亲在外地打工的微薄收入和母亲在田间劳作卖一些农作物来维持。家里人口众多,很快,生活的压力便让父母整日愁眉苦脸。奶奶见状,便对正在用针线逢破烂的蚊帐的妈妈说:“咱要不就把你的孩子送一个给隔壁村没有孩子的那家人吧,他家条件比我们好多了。”母亲说,那时的她,听了奶奶的这句话,真的是又恨又气,但又不知道该恨谁,该气谁,只能恨自己没有本事,连自己的孩子的温饱都解决不了。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饿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如是表达安史之乱后生活的贫穷与艰苦,而我每每读到这首诗,总是会想起皱着眉头逢破烂蚊帐的母亲和用沙子洗锅巴的爷爷。

少时之幸运。

后来,听说我们那边有气候适宜种植脐橙树,县里好多人靠这个赚摆脱了贫穷。于是,爸妈向亲朋好友七拼八凑弄到了几万块钱作为种脐橙的成本。那时的我已经开始背着妈妈自制的布袋跟着哥哥姐姐一起上小学了。这时家里,除了平时生活的开支外,还要担负种脐橙的成本和我们几个的学费,家里似乎比以前更穷了。在我半梦半醒之间,我总是能听见隔壁的爸妈在小心讨论着什么。我一度怀疑自己会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直到那天的班会课。

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可以清晰的记得班主任在讲台上用略带喜悦的表情告诉我们,国家有一向政策,叫两免一补,可以免学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家里比较穷的人都可以来申请。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像遇到了救命稻草,我小心翼翼地借老师的手机打了个电话给父亲,父亲在电话那头说,哥哥和姐姐也申请了两免一补。他明日就与母亲一起去填表盖章。

现在想来,那时候,真的是幸运。如果没有两免一补的政策,我那时的未来该何去何从,现在的我,或许,连小学文凭都没有,更别说读什么大学了。

此时的感恩。

水滴感恩大海的拥抱,白云感恩蓝天的庇护,鲜花感恩雨露的滋润,而我最需要感恩的是国家。

现在的我已经上大学了,家庭生活条件相对儿时与少时好了很多,但大学的开销在我家的经济条件来说依然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还好,有国家的生源地贷款,让我可以安心地上大学。以前那段灰色的艰苦岁月虽然已经远去了,但它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每次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爸妈那时紧锁的眉头,想着想着,就会觉得,以前那么难熬的时候都过去了,现在还有什么资格懈怠与抱怨。

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青春的辜负。”而我觉得,不努力,不仅辜负了青春,更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父母。一个人可以清贫,可以平凡,可以没有人的陪伴,但不可以没有追求,所谓最大的贫穷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远方。但是心中的远方,如果没有一步一步地寻找,远方永远在远方,因为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所以,怀着国家这份比天高比海深的恩情,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心有远方,路在脚下,当永不停歇地前进。

古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今有大学生带母求学的感恩。而我每次回想起儿时的艰苦和少时的幸运,心中总是回想起一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圆梦不忘国恩情。

最新文章